青岛农业大学-新青农
标题:
山东“高校争夺战”硝烟四起
[打印本页]
作者:
678
时间:
2017-8-17 18:28
标题:
山东“高校争夺战”硝烟四起
火药味十足的山东“高校争夺战”惊现黑马。
继此前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协和学院落户莱芜之后,莱芜区域版图上又将出现“山东中医药大学莱芜校区”的身影。前几日,山东理工大学在青岛胶州建立研究院签署了协议......
莱芜之外,争夺者众。放眼山东半岛,青岛、威海、烟台、潍坊、淄博、菏泽等省内多座城市亦对高校极力争取。
看似眼花缭乱,背后实则逻辑简单。
普遍的观点认为: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当前,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往往直接关乎其科研创新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城市活力等等,而这几股力量的交织,最终又会决定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
据分析,这场事关城市发展未来的高校争夺战只会愈演愈烈。
最近,有媒体曾把济青间的大学PK进行了一个梳理。截至目前,济南共有各类本科院校23所;青岛13所。其中,在部属高校方面,济南只有1所山东大学,而青岛是3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但在省属公办高校方面,济南有17所,青岛市则只有5所。
单从量来看,济南市无疑是领先的。但换个角度,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2017年山东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前十的高校为:山大、海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师、青大、山农、山科、济大、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如果算上山大青岛校区,驻青高校达到6所,驻济高校则只有3所。
青岛引进外地高校最早出现在2001年。当年,总部位于烟台莱阳市的莱阳农学院开始在青岛城阳建设校区。次年9月,青岛校区落成,该校首批3000余名本科生入住就读。2007年,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也由莱阳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正式成为青岛的高校。
2004年,在泰安和济南两个校区办学的山东科技大学将办学主体搬到青岛校区。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变更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和济南分别注册了校区。
随后,更重磅的外地高校接连到来:200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7年后,该大学完成“青岛化”;2012年3月,山大青岛校区奠基,4年后,这一校区便正式启用。
至此,山东省内三所211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齐聚青岛。随之,青岛的公办综合本科院校也由4所增加到8所。
与此同时,青岛对国内名校的引进力度也逐步增强。据当地官方的通报消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要么已经设立要么便是已经与当地政府达成了在青岛建设分校或建立研究院的协议,而且还有一大批名校有望加入其中。据统计,目前与青岛正式签订协议的国内高校(机构)达21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则达到4所。
青岛“高校聚集圈”日趋壮大,威烟日潍淄菏也不甘落后。
同为沿海城市的烟台对高校的吸附能力也很强。从上一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青睐烟台。
2006年8月,威海市政府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创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2013年11月,北京交通大学在威海建设校区;同年,2013年,省内高校山东交通学院也设立威海校区,并命名未山东海运学院;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也开始了在威海的分校选址。
除青烟威外,同为沿海城市的日照也加快争引大学的步伐。本世纪初,日照就开始建设日照大学科技园(即日照大学城),随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济宁医学院等高校相继入驻。
有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间,威海高校数量从3所增加到8所,日照高校数量从2所增加到6所。
就高校争夺而言,上述沿海城市的举动也在刺激山东其他地市,潍坊便是其中之一。来自当地官方消息称,今年第一季度潍坊已与3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了对接,并与其中部分高校达成合作意向。而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便是其最新争取的对象。
菏泽、莱芜等山东内陆地市也在发力。其中,齐鲁工业大学已在菏泽设立校区。而莱芜更是凭借“济莱一体化”的优势,将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揽入怀中。
随之而来的淄博也在不断发力!5月17日和23日,淄博市政府先后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航天集团第三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更早时候,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就已落户淄博高新区。
“山东高校争夺战”打响,政策先行。
青岛: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版图中,本科院校最多的15个城市均是省会城市(直辖市),难怪众多非省会城市如此求贤若渴。
如今,面对新一轮高校的扩张潮,摩拳擦掌的山东多个地市,为获取更多高校资源相继抛出振奋人心的引进计划, 许多城市在高校争夺中给出了诱人的条件。
为吸引这些名校,青岛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对引进的非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500万元的启动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200万元,连续补助5年;对引进的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400万元,连续补助5年。此外,还在土地、人才落户及生活等方面给予优惠。
莱芜:
自2013年开始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的莱芜沿着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注:该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支持莱芜建设省会副中心),依托省会副中心和济莱一体化建设,主动提出“服务省会、开放合作、错位发展、主动融入”,发挥产业优势,放大区位优势,在项目招商、人才招引、高校招揽等方面长袖善舞、不遗余力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莱芜当地在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更是频繁组团赴外地实施人才招引、高校招揽行动。
仅去年下半年, 莱芜市人社局就曾于9月下旬、10月份中旬、11月上旬,组团赴华中、京津、华东三路,实施人才招引计划,对接上述地市10多所“985”、“211”高校。
今年以来,莱芜上述行动并未趋缓。
日前,莱芜市人社局官网发布的《莱芜市2017年组团赴重点高校引进人才计划安排表》。
自今年3月起,莱芜将分五批,组团赴“北上广”、成都、西安、天津等14个城市、26所高校实施人才招引、高校对接。
潍坊:
去年12月23日,潍坊官方出台加快招院引校工作意见,提出计划到2020年,引进(创建)高校、分校(校区)、二级学院、研究生院等各类高等教育机构30所以上。
潍坊不仅重点引进“985”、“211”大学以及未列入“985”、“211”的部属高校,国外方面重点引进列入教育部承认学历的知名高校,还注重加强与省内办学历史长、特色鲜明的理工科院校联系,优先引进与潍坊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海洋化工、现代农业等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拥有国家骨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
对此,潍坊官方的阐述是:通过扎实招院引校进一步把潍坊市打造成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基础教育优质先进、创新活跃、人文昌盛的教育名城。这意味着,作为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普通高等教育,有望得到补足。
这些当然刺激了身为山东第三城的淄博。
有人注意到,今年以来,持续深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淄博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聚力建设国内一流专业化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工作领导小组。
如今,争夺仍在持续且日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面对省内多城的大肆招揽,本身就在区位、自然资源等方面欠缺优势的内陆城市,如何守住区域内屈指可数的高校资源,就显得愈发紧迫。
既然提到了淄博小编就有必要说一下了
来淄博的高校读书
你将沉醉于校园美景之中
因为
太大!太美!
比如——
山东理工大
校园占地面积约240万平方米(3600亩)
学校设有24个学院
75个本科专业
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每天泡在图书馆,或是漫步在林荫道上
你定会沉醉其中,变成宅男宅女
最重要
淄博各高校的美女和小鲜肉太多
一方水养一方人
淄博如此人杰地灵
美女自然有是极多的
哪怕是看看也养眼啊
身处在这么优秀的大学校园里
你舍得走吗?
说不定还会介绍你的学弟学妹们来呢
而
高校来了能给城市带来什么
呢
?
在经济发展早已迈过劳动密集型阶段的当下,科技与人才之于城市无疑至关重要。无论是依托斯坦福大学形成的“硅谷”,还是依托海淀区大学群形成的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都很好地说明了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论断。
高校搬到了家门口,让企业更方便地找到了想要的技术。2008年落户荣成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和20多家企业联合建起产学研董事会。由企业、高校一起研发的新能源电机,在国内十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整车上得到试用。
的确,在经济发展早已走过劳动密集型“人海战术”的当下,科技与人才之于城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大到一个产业迈向中高端,小到一个企业产品抓住用户的痛点,都得靠创新。说到底,拼得都是人才。
高端的创新人才资源从哪儿来?大学是其源头活水。无论是依托斯坦福大学形成的“硅谷”,还是依托海淀区大学群形成的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都很好地说明了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论断。有位政府的管理者曾告诉样哥,靠“高校朋友圈”推动产业发展,已成为许多官员的共识。
除了经济,高校带给城市的还有文化。就跟人一样,当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会加快文化精神方面的脚步。
“发动机”的好处显而易见。因此,在暂时不具备引进外地高校竞争优势的背景下,如何应对上述变局就显得愈发重要。
争夺仍在持续且日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面对省内多城的大肆招揽,本身就在区位、自然资源等方面欠缺优势的内陆城市,如何守住区域内屈指可数的高校资源,就显得愈发紧迫。事关城市发展未来的高校争夺战愈演愈烈,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李玉凡 刘轲轲
审核/董方超
欢迎光临 青岛农业大学-新青农 (http://qdny.xiaoyua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