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新青农

标题: 南方建筑│2015年-刊发论文-目录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创业青年科技    时间: 2017-8-17 18:28
标题: 南方建筑│2015年-刊发论文-目录汇总



如需参考阅读全文,可前往中国知网(www.cnki.net)下载,或致电编辑部:020-87113093


《南方建筑》2015年刊发论文目录汇总
栏目序号文献信息
民居与传统建筑研究1魏峰,郭焕宇,唐孝祥.  传统民居研究的新动向——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南方建筑,2015(1):4-7.
2徐裕健.  城市人文空间的发掘及永续性的规划策略——以台北“剥皮寮老街”保存为例[J].南方建筑,2015(1):8-13.
3梁以华,郑红. 街景人情  ——香港老区民居建筑及街貌保护与活化发展[J].南方建筑,2015(1):14-17.
4谭金花.  乡村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以广东开平仓东村为例[J].南方建筑,2015(1):18-23.
5赵巍.  中国式“建造”——以国外文化遗产研究理论来审视国内近几年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J].南方建筑,2015(1):24-29.
6林秋达.  拆与不拆——关于瓦罐和忠王府的思索[J].南方建筑,2015(1):30-35.
7李浈,雷冬霞,刘成.  关于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的技术类型与区划探讨——《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上)编后记[J].南方建筑,2015(1):36-42.
8赵巧艳.  侗族传统民居主屋与谷仓的象征人类学阐释[J].南方建筑,2015(1):43-48.
9王卓男,王敏,李志忠.  阿拉善定远营古城建筑文化研究[J].南方建筑,2015(1):49-55.
10冯江,蒲泽轩.  番禺沙湾绎思堂寝堂木梁架榫卯考查[J].南方建筑,2015(1):56-61.
11佟士枢.  湖南郴州地区传统民居形式浅析[J].南方建筑,2015(1):62-65.
12彭长歆.  清末广雅书院的创建——张之洞的空间策略:选址、布局与园事[J].南方建筑,2015(1):67-74.
13陈周跃,陆琦.  粤西南祠庙平面特色研究[J].南方建筑,2015(1):75-79.
岭南建筑研究1郦伟,唐孝祥.  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的理论视野与逻辑框架[J].南方建筑,2015(1):80-83.
2冒亚龙,何镜堂,陈思翰.  自相似和谐——分形视野下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解析[J].南方建筑,2015(1):84-88.
3向科.  基于气候与功能双重适应的岭南建筑空间模式研究[J].南方建筑,2015(1):89-96.
城乡规划1蔡云楠,刘琛义.  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绩效评估探索[J].南方建筑,2015(1):97-101.
2陆再珍,吕连恩,周茂松.低碳背景下的城市客运交通工具选择研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J].南方建筑,2015(1):102-107.
3郭红雨,蔡云楠,金琪,等.基于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低碳城乡规划探索[J].南方建筑,2015(1):108-113.
4钱俊希,何深静,刘玉亭.基于扬州老城实证的公房住户特征及公房改造策略研究[J].南方建筑,2015(3):111-118.
5郑晓萍.绿色能源技术应用适用性评价体系再探——以广州海珠生态城绿色能源系统规划为例[J].南方建筑,2015(3):119-123.
6郄蕴鹏,梅伟,吕连思.  广州市停车换乘设施布局的战略性思考[J].南方建筑,2015(3):124-128.
建筑论坛1张浩.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绿地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分析——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园为例[J].南方建筑,2015(1):114-118.
2邓巧明,刘宇波.  高密度大学校园环境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以香港理工大学校园为例[J].南方建筑,2015(1):119-123.
3杨浩然,杨晓川,汤朝晖.  高校博览建筑过渡空间设计初探[J].南方建筑,2015(1):124-128.
4王庆乐,韦娅,蔡云楠,等.  广州市海珠区游憩绿地可达性评价——对海珠生态城建设效果的检视之一[J].南方建筑,2015(2):68-74.
5郑莉.  城市空间与其使用价值——汕头中山公园的城市空间意义[J].南方建筑,2015(2):75-79.
6林超慧,唐壮丽,李凤玲.多元建筑元素文化聚焦——林寨古村四角楼[J].南方建筑,2015(2):80-86.
7胡铮.  走向街区的城市生活[J].南方建筑,2015(2):87-91.
8杨思声,刘梅琴.  福建传统土楼围合形态适应环境的不规则衍变[J].南方建筑,2015(2):92-98.
9孙朋涛,杨大禹.通海县河西古镇街道网络空间形态定量研究[J].南方建筑,2015(2):99-103.
10高广华,曹中,顾晓卫,等.  基于犯罪预防的山地居住小区防卫设计策略探析——以重庆居住小区为例[J].南方建筑,2015(2):104-109.
11钟中,钟波涛,刘永程.  高校校园“现代书院”空间氛围营造的尝试——以浙江音乐学院方案设计为例[J].南方建筑,2015(2):110-117.
12芮光晔,李睿. 城市工业遗产改造使用后评价  ——以广州红专厂创意产业园区为例[J].南方建筑,2015(2):118-123.
13张剑文,杨大禹.“前台—后台理论”在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中的运用[J].南方建筑,2015(3):65-70.
14潘莹,卓晓岚,施瑛.两个村庄的100  年——潮汕乡村聚落近现代演化研究[J].南方建筑,2015(3):71-78.
16庄少庞,王静.适应能力发展,契合地域特点——专题化建筑构造设计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南方建筑,2015(3):79-83.
17许自力,黄铎.岭南活水——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探源[J].南方建筑,2015(3):84-89.
18连泽峰,陈力,张甜甜.等. “再生/  演绎”校园节水系统及景观设计改造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为例[J].南方建筑,2015(3):90-94.
19刘琼琳,程建军.广州近代酒店类建筑研究[J].南方建筑,2015(4):115-119.
20屈寒飞,郑力鹏.  基于商业活力的历史街区科学发展分析——以广州黄埔村黄埔直街为例[J].南方建筑,2015(4):120-123.
21吴超.有思考的空间创造——兰州新区综合服务中心设计实践[J].南方建筑,2015(4):124-127.
22侯夏娜,郑力鹏.  传统商业街区的多义真实观念与实践[J].南方建筑,2015(5):93-98.
23 林晓捷.  浅议社区规划中参与主体及其角色的变化[J].南方建筑,2015(5):99-102.
24邓巧明,刘宇波.  荷兰建筑师鲁迪·奥恩哈克和他的高密度研究[J].南方建筑,2015(5):103-107.
25陈中高.  从城市到建筑——路伊吉·斯诺兹的宾安切尼公寓解读[J].南方建筑,2015(5):108-112.
26 刘学卿,缪军.  两处建筑遗址的改建对历史建筑更新设计的若干启示[J].南方建筑,2015(5):113-117.
27郭谦,李晓雪.  粤韵园音,气韵相合——粤剧艺术博物馆创作理念[J].南方建筑,2015(5):118-123.
28蔡文俊.  原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建筑手法剖析[J].南方建筑,2015(5):124-127.
变化中的绿色建筑1刘加平,高瑞,成辉.绿色建筑的评价与设计[J].南方建筑,2015(2):04-08.
2孟庆林,王世晓.绿色建筑技术的"  加减法"[J].南方建筑,2015(2):09-11.
3赵立华,孟庆林,费良旭,等.海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分析[J].南方建筑,2015(2):12-15.
4冯雅,高庆龙,钟辉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南方建筑,2015(2):16-20.
5孙延超,刘俊跃.  走向园区的绿色建筑——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绿色实践[J].南方建筑,2015(2):21-27.
6杨仕超,周荃.  岭南建筑元素在绿色建筑中的科学性分析[J].南方建筑,2015(2):28-31.
7周伟.云南偏远山区少数民族民居的绿色更新——方法与实践  [J].南方建筑,2015(2):32-37.
8赵士怀,胡达明.“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绿色建筑实践[J].南方建筑,2015(2):38-42.
9蔡阳生,赵越喆,吴硕贤.  声强测量隔声技术及其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应用[J].南方建筑,2015(2):43-46.
10贺大东,肖大威,刘培杰,等.城市快速道路隔声墙设计初探[J].南方建筑,2015(2):47-49.
建筑教育专题论坛1肖毅强. 托马斯教授的建筑教育理念[J].南方建筑,2015(2):50-52.
2李保峰. 托马斯教授的设计教学思想[J].南方建筑,2015(2):53-55.
3陈子荣. 大道至简—— 托马斯·斯密特的建筑和教育思想解析[J].南方建筑,2015(2):56-57.
建筑教育1廖宇航,潘洌,梁庆华. 注重过程教学的趣味性探索——以广西大学建筑学设计基础教学为例[J].南方建筑,2015(2):58-61.
2吴蔚. 改革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技术课之浅见——以“建筑设备”教改为例[J].南方建筑,2015(2):62-67.
特稿1高介华.  谈“荆楚派”建筑风格[J].南方建筑,2015(2):124.
海绵城市1俞孔坚.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J].南方建筑,2015(3):04-07.
2李明翰,罗毅.海绵城市:2015  低影响开发国际会议概要[J].王润滋 译. 南方建筑,2015(3):08-13.
3Danielle  Pieranunzi,Susan Rief,Frederick  Steiner.“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在增强城市和区域水弹性的应用[J].吕琳,秦晓晴,译.南方建筑,2015(3):14-25.
4Elizabeth Mossop.  水城新奥尔良[J]. 李檬溪,译.南方建筑,2015(3):26-31.
5James L. Wescoat Jr.  节水型设计:水分收支分析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环境应变的作用[J]. 鲍梓婷,译 .南方建筑,2015(3):32-40.
6Bruno De  Meulder,Kelly Shannon,Claudia Rojas Bernal.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2030 规划大纲与2050 愿景:  强调六大农业生态区[J]. 庞晓媚,译.[J].南方建筑,2015(3):41-47.
7彭翀,张晨,顾朝林.  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特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响应[J].南方建筑,2015(3):48-53.
8程慧,王思思,刘宇,  海绵城市弹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台湾生态滞洪池为例[J].南方建筑,2015(3):54-58.
9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5(3):59-64.
10Antje  Stokman. 洁净都市主义 vs 非洁净设计:把水基础设施系统作为城市水景观[J]. 何宇馨,译. 南方建筑,2015(4):72-77.
11Iñaki Echeverria  Adriana Chávez .设计工程:软性基础设施——以墨西哥城的Texcoco  公园为例[J].陈雨虹,刘雅琦.译.南方建筑,2015(4):78-85.
12Kazi Khaleed Ashraf.  水域城市的主题[J].罗曼,译.南方建筑,2015(4):86-91.
13Charles Waldheim.  是景观都市主义吗?[J].张益章,译.[J].南方建筑,2015(4):92-103.
14车伍,赵杨,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下的冷思考[J].南方建筑,2015(4):104-107.
15仝贺,王建龙,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南方建筑,2015(4):108-114.
建筑技术1裴胜兴.  浅谈基于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技术——以南越王宫博物馆为例[J].南方建筑,2015(3):95-99.
2张汉仰,林正豪,钱世奇,等.  基于Arduino 的建筑互动系统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2015(3):100-104.
3林颖庭,杨玉奎.与城市条件相结合的低碳市政技术选择方法[J].南方建筑,2015(3):105-110.
广东省内城乡规划&传统村落保护研究1李永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城乡规划改革探索[J].南方建筑,2015(4):04-08.
2李建平.  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建设研究[J].南方建筑,2015(4):09-14.
3蔡穗虹.从空间管制角度谈对“多规合一”工作的思考[J].南方建筑,2015(4):15-19.
4杜启云,钟振远,陈春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山市小城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南方建筑,2015(4):20-24.
5薛金鑫.  边缘地区的社区与城市共融共生的规划指引探索——深圳市龙岗区同乐社区规划介绍[J].南方建筑,2015(4):25-29.  
6陈中,沈陆澄.  潮汕传统村落空间的生产与保护规划研究——以汕头市沟南村名村建设规划为例[J].南方建筑,2015(4):30-35.
7邹伟勇. 新加坡新镇轨道站点TOD  开发对广州近郊新区规划启示[J].南方建筑,2015(4):36-43.  
8李志新,高朝暄,陈磊.  试论传统文化村镇规划中价值特色评价的意义[J].南方建筑,2015(4):44-47.
9冀晶娟,肖大威.  传统村落民居再利用类型分析[J].南方建筑,2015(4):48-51.
10单彦名,田家兴,高朝暄.  基于“人本观念”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以福建晋江塘东村为例[J].南方建筑,2015(4):52-57.
11陈景衡,雷振东.  传统工坊的现代重构——陈炉古镇保护与复兴规划研究[J].南方建筑,2015(4):58-62.
12黄家平,肖大威.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公共政策初探[J].南方建筑,2015(4):63-66.
13周春山,张浩龙.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初探——以肇庆为例[J].南方建筑,2015(4):67-71.
新型城镇化:城市设计何去何从?1王建国. 篇首语:  新型城镇化:城市设计何去何从? [J].南方建筑,2015(5):04-05.
2田宝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探讨[J].南方建筑,2015(5):06-09.   
3阳建强.  城市设计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J].南方建筑,2015(5):10-13.   
4李和平,薛威,左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城市设计路径[J].南方建筑,2015(5):14-18.  
5高源,周梦茹.  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的永恒主题[J].南方建筑,2015(5):19-22.  
6徐苏宁.  以综合性城市设计提升城镇建设的品质[J].南方建筑,2015(5):23-26.
7唐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尺度城市设计的转型发展——走向战略化、精细化与多元化[J].南方建筑,2015(5):27-31.
8陈天,臧鑫宇.  新型城镇化时期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对策与前瞻[J].南方建筑,2015(5):32-37.
9洪亮平,陶文铸.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基本思路[J].南方建筑,2015(5):38-43.
10余柏椿,林颖.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设计研究新思路[J].南方建筑,2015(5):44-48.  
11周剑云,李怡林.  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思想与工作框架[J].南方建筑,2015(5):49-57.
12王世福,吴婷婷.  基于构建城市水道网络的城市设计思考[J].南方建筑,2015(5):58-63.
13王一,郑奋.  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建构——景观都市主义的策略与方法[J].南方建筑,2015(5):64-69.
14徐小东,沈宇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水网密集地区乡村空间结构转型与优化[J].南方建筑,2015(5):70-74.   
设计研究1吴娇.广州市海珠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南方建筑,2015(5):75-82.
2李刚奇,吕连恩,周茂松.  精细化交通设计方法与实践——以广州市广钢新城为例[J].南方建筑,2015(5):83-88.
3胡望社,李俊钊,李自力,等.  垂直疏散体在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的应用研究——以青岛某地下人防工程为例[J].南方建筑,2015(5):89-92.
4程卓,肖勇.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互适性评价[J].  南方建筑,2015(6):102-105.  
5李程.  浙江蓝天文化影视中心多用途剧场音质设计[J]. 南方建筑,2015(6):106-109.
6朱明海,张三明,吴杭冬,等.  浙江大学紫金港学生活动中心剧场设计分析与使用后评价[J]. 南方建筑,2015(6):110-114.
7李涵,裘鸿菲.  基于雨水渗透利用的公园绿地地形微改造设计[J]. 南方建筑,2015(6):115-119.  
8赵潇欣,张方籍.  基于建构与形式的建筑改造设计研究与思考[J]. 南方建筑,2015(6):120-126.  
纵向基金资助研究课题1刘宇波,卢倚天.美国密歇根大学近55  年校园规划更新文件分析[J]. 南方建筑,2015(6):04-09.
2徐磊青,吴人韦,万朋朋.澳门历史城区“活化”的探索研究——以游人分布的视角为例[J].  南方建筑,2015(6):10-15.
3陈柳,范建红.  城市体系视角下清代郴州交通网络解读[J]. 南方建筑,2015(6):16-19
4徐永战.南通近代城市与建筑的演化研究[J].  南方建筑,2015(6):20-23.  
5陈刚,谭刚毅.近代汉口社会转型下的住居形态研究——以街区肌理与界面为例[J].  南方建筑,2015(6):24-29.
6李苏豫.近代厦门英租界的城市发展和西方建筑传播[J].  南方建筑,2015(6):30-34.
7毕小芳,程建军.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建筑分析[J].  南方建筑,2015(6):35-37.
8薛思寒,冯嘉成,肖毅强.传统岭南庭园微气候实测与分析——以余荫山房为例[J].  南方建筑,2015(6):38-43.
9张剑文.从“文物保护单位”到“现代建筑遗产”——对昆明近现代建筑保护的思考[J].  南方建筑,2015(6):44-49.
10王及宏.藏族碉房及其体系化存在辨析[J].  南方建筑,2015(6):50-54.  
11李岳川,唐孝祥.  近代厦门与汕头侨乡民居审美文化比较初探[J]. 南方建筑,2015(6):55-60.
12陈晓唐.  建筑师使用后评价(POE)的重要性与迫切性[J]. 南方建筑,2015(6):61-65.
13胡海洪,季鹏.  淮安区殡仪馆规划设计中人文意境建构[J]. 南方建筑,2015(6):66-69.
14孟庆林,李琼.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中尺度城市热环境评价设计——以厦门科技创新园为例[J]. 南方建筑,2015(6):70-73.
15杨召,余磊,刘京,等.  基于热环境模拟分析的滨河住区建筑布局研究[J]. 南方建筑,2015(6):74-79.
16黄孝颖.  绿色生态导向的岭南高层建筑表皮设计[J]. 南方建筑,2015(6):80-84.
17陈智,李敏浩.琶洲商业综合体建筑消防设计[J].  南方建筑,2015(6):85-89.
18姜洪庆,孙雅娟.  基于持续健康照顾理念的养老社区规划研究[J]. 南方建筑,2015(6):90-94  
19邵松,乔监松.  建筑学学科学术期刊影响力现状分析[J]. 南方建筑,2015(6):95-101.   
欢迎关注《南方建筑》微信公众号

  
  《南方建筑》1981年创刊,2008年起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全新改版,2012-2016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6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2017年入选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本刊秉承"重研究、重理论、重创新"的办刊精神,定位为具有较高的学术性、研究型期刊。倡导地域建筑设计及理论的研究,促进不同地域建筑文化交流;倡导学术领域的主流思想,引导学科健康地发展;关注当今建筑界的新理论,为建筑学术的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southarchi
官方网站:www.scut.edu.cn/nfjz
邮箱:nfjz@vip.163.com




欢迎光临 青岛农业大学-新青农 (http://qdny.xiaoyua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